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药常识 > 中华医药
编号:10758071
中风病急性期辨证治疗要点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3年1月9日 《当代健康报》 2003.01.09
     中风病(脑血管病)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该病具有发病率高、死亡率高、致残率高、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“四高一多”特点。临床上中风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两大类。此类疾病包括西医的脑出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、脑梗塞、脑血栓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。病人常以突然昏倒、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、语言不利或失语、偏身麻木为主症,并且具有起病急、变化快,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,好发于中老年人。

    中风病在治疗上,西医与中医截然不同,且方法单一。我院神经内科治疗该病,在祖国医学丰富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,特别是能因人、因时制宜辨证论治,取得了显著疗效。中风病人临床虽然都表现以偏瘫为主症,但中医针对每个病人不同的病因、病机、病理变化、舌苔脉象等辨证施治。现将常用治疗方法介绍如下:

    一、醒脑开窍法 该法主要用于中风重症,偏瘫伴神志不清、失语、二便失禁,舌质暗红、苔黄、脉弦滑数;脑CT可见出血或大面积脑梗塞伴脑水肿。此证多因脏腑阴阳失调、气血逆乱,直冲犯脑,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致。治疗应醒脑开窍,针剂首选醒脑静、清开灵、麝香注射液加入常规液体静脉点滴;汤药用安宫牛黄丸(开水溶化)鼻饲。该法对改善脑循环,纠正脑缺氧,减轻脑水肿,降低颅内压,兴奋中枢神经等具有显著疗效。

    二、通腑化痰法 该法主要适用于中风病人腹部胀满、大便秘结、恶心欲吐,舌质红、苔黄厚腻、脉弦滑。此类卒中偏瘫者多因痰、火、瘀、滞等病理产物的存在致腑气不通,不通直接影响到病体的康复及药效的发挥,故治疗宜通腑化痰,方首选大承气汤加减。方中重用大黄、芒硝泻热攻结;枳实降气破结、导滞消胀。该法使腑气通、大便畅、腹胀消、气机升降复常,对改善颅内出血或梗塞后的脑循环,降低脑水肿,减轻大脑组织缺氧大有裨益。

    三、镇肝熄风法 该法主要用于高血压并发脑梗塞患者。此类中风病人常因肝肾阴虚、肝阳上亢,或阴精亏虚、肝木失养、筋脉失濡致中。临床除半身不遂等症外伴有头晕耳鸣、面部潮红、心烦躁动、口干口苦,舌质红、少苔乏津、脉细数。治宜滋阴潜阳、镇肝熄风,方首选镇肝熄风汤加活血化瘀之品,使阴阳平衡,脉络通畅,筋脉得养。

    四、化痰通络法 该法主要适用于脑梗塞患者,素食辛咸肥腻或嗜烟酒,脾胃运化无力,聚湿生痰,阻塞脉络。临床表现除半身不遂等症外,见形体肥胖、肢体肿胀、口角流涎、睡眠打酣,舌体伴有齿印、苔白厚、脉弦滑;化验血脂、血黏度高。治宜化痰通络、活血化瘀,方首选化痰通络饮加减。, 百拇医药